生活中隨手可用到的塑膠袋、寶特瓶都是塑膠製品,但小心民眾的健康已暴露在塑膠危害之中!研究指出,將近4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有超標現象,可能危害心血管、新陳代謝、甲狀腺功能、神經系統等人體健康。該如何檢測自己體內塑化劑是否超標?如何減少塑化劑對自身的危害?以下醫師親自解答。
近幾年減塑愛地球的觀念逐漸普及,尤其2011年塑化劑造成食安風暴後,民眾對塑膠可能造成的危害更是越發重視。但你知道嗎?塑化劑其實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會透過食物、空氣、皮膚接觸等方式,在體內形成假性荷爾蒙,進一步干擾內分泌系統。
延伸閱讀:
魚皮、魚頭「4部位」別吃汙染最高!醫列「吃魚指引」小心汞中毒
塑膠、化妝品、保養品 恐危人體健康
家醫科醫師、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若是客觀分析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風險,目前已知心血管、代謝、甲狀腺、神經系統都可能受環境荷爾蒙影響。
他進一步指出,其中年紀越小的孩子,受到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可能會越明顯。以塑化劑為例,相於成人,塑化劑在嬰幼兒體內累積的速度及濃度更快,可能會造成孩童性早熟等風險。
45歲的高小姐,自從乳癌痊癒後便相當注重飲食、生活管理,也相當留意塑膠製品的使用,避免外食時用塑膠袋裝熱湯,而改用環保餐盒,然而在一次進行「環境荷爾蒙分析」後,卻發現體內的塑化劑相關指標有超標的狀況。
經過醫師詳細問診,才發現可能是常用的保養品及化妝品,內容物潛藏著塑膠微粒子,後續透過積極替換為不含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AEs)的產品後,再複檢時指數才慢慢下降。
延伸閱讀:
喝豆漿、吃豆腐會得乳癌嗎?教你正確吃法「罹癌風險不增反降」
環境荷爾蒙影響 如何檢測、減少?
如何知道自己的體內是否受到環境荷爾蒙影響?顏佐樺說明,可至家醫科門診安排功能醫學「環境荷爾蒙分析」檢測,不只可檢測塑化劑,也可檢測出藥品或化妝品中的防腐劑,或是常出現在清潔用品中的酚類。
顏佐樺說:「想要減少環境荷爾蒙的暴露,最好從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開始做起。」他特別提醒民眾,需先客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接觸到多少含有環境荷爾蒙的物質,才能進一步改善生活習慣,減少暴露的風險。
根據研究統計近3年共3,500筆檢測「環境荷爾蒙分析」的資料,塑化劑是人體內最常見的濃度超標物質之一,將近4成的人的報告上塑化劑有指數異常的情況,顯示環境荷爾蒙早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體健康甚鉅。
另外,顏佐樺提醒,儘管美國環保署與歐盟研究單位,都有針對每日塑化劑PAEs暴露量提出參考值,但是已有研究進一步發現,即便在遠低於標準值的暴露量下,幼兒的認知與荷爾蒙狀態、女性的生育能力等面向仍會受到影響,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他指出,也許有些人認為只要自己少用塑膠製品,便能夠減少環境荷爾蒙對自身的影響,然而,只要其他人沒有少用,便很難有效減少暴露。因此最好從自己開始,進一步影響身邊的人,將減塑的觀念及落實,傳達給越來越多人一起改變,才能落實健康管理,有效減少接觸環境荷爾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