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少珊/台北報導
國道1號五股楊梅拓寬路段通車十周年,前交通部長葉匡時15日在臉書上分享經驗談,他說,當時整個工程花費比原訂預算節省近300億,工期提前了兩年三個月,昨(17)日葉匡時更爆出內幕,他認為當時國工局及得標廠商都將士用命,日以繼夜,全力以赴,也是事情如此成功的關鍵因素。
葉匡時昨天在臉書發文表示,「之所以五楊高能節省近300億經費,提前兩年多完工的主因,當時的毛治國部長及曾大仁局長是關鍵人物」,葉匡時認為,五楊高是在扁政府時通過先期計畫,馬政府時完成環評及建設計畫,接下來執行時做了以下的重要決策,才得以節省大幅經費並縮短工期。
葉匡時也分析四項關鍵因素,第一,「五楊高架最後採12+2分標;12個主體土建標加2個配合標。較原先的30多小標分標,大幅提升資源調度效率,風險較易控制;對標價降低有幫助」;第二,「基於趕工的目的,原先規劃高架橋上構全部採用鋼構;後經檢討,重新安排資源配置,改用3分之一的節塊吊裝,3分之一的鋼構,3分之一的場鋳混凝土結構,大量的降低施工成本」。
第三,「中壢楊梅段採用結塊吊裝功法,首創由政府提供預鑄場場地,大幅降低廠商風險,對施工成本控制幫助極大,因此標價降低」;第四「在用地取得的作業過程中,當時新北及桃園兩地方政府,以專案方式協助,對縮短都市計劃變更及用地公告時間,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前期時程縮短,發揮很大的效果」;最後「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整合管線單位,將必須辦理遷移的管線,納入主體工程,併標發包。因此,在五楊高施工過程中,有效避免發生因管線遷移,所招致的期程延誤」。
葉匡時也提到,當時國工局及得標廠商都將士用命,日以繼夜,全力以赴,也是關鍵因素。現在政府將執行楊梅到頭分的楊頭高,希望執行單位能以五楊高為師,勿讓不當政商利益藉入,再創公共工程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