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光明日報報導,中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雲三號G星,搭乘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16日9時3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繼美國、日本聯合發射專用降水測量衛星之後國際上第三顆發射的降水測量衛星,全球降水測量衛星家族首添中國造。自此,中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業務運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
中氣象局長陳振林表示,風雲三號G星是第20颗風雲氣象衛星,它的成功發射進一步完善低軌氣象衛星星座布局,有助於發揮低軌氣象衛星觀測網的整整優勢,截至目前,共有8颗風雲衛星運行,正持續為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
這顆衛星將對全球氣象觀測和服務產生影響,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三號衛星地面系統總指揮張鵬和風雲地面系統總設計師谷松岩介紹風雲三號G星技術特性、功能及創新突破。
作為中國自主研製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二代氣象衛星,風雲三號系列衛星大部分屬於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分佈在離地球800多公里的太空中。而風云三號G星的軌道高度在407公里,屬於非太陽同步傾斜軌道,且不經過極地,外觀也與其他風雲三號衛星不同。
張鵬說,特殊軌道、特殊外觀取決於它特殊的使命,解決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強降水監測問題,為世界提供全球中低緯地區降水三維結構信息,因此也稱它為降水星。
報導說,降水是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氣候變遷下,氣象災害頻發,對降水系統瞬時結構和全球分佈特徵的認識,成為人們防災減災、理解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內容。
目前,中已建成比較完備的地面監測網,其中地面降水雷達在監測降水三維信息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但它在廣袤海域或地形複雜等地區存在監測盲區。而衛星在監測這些區域方面具有特殊優勢,張鵬表示,如何將降水雷達搬到衛星上,實現強強聯合?研製風雲三號G星的目的就在於此,在太空中實現對降水結構的三維滴譜探測,地空天協同,解決地面降水監測盲區的問題。
風雲G星上配置有雙頻降水測量雷達、微波成像儀、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4個業務載荷和高精度定標器、短波紅外偏振多角度成像儀兩個試驗載荷。通過主動降水雷達、微波降水遙感和紅外降水估計,可以提供降水結構的三維立體監測信息,這對於強降水監測預報預警、降水機理研究和支撐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外,張鵬表示,風雲三號是發射的國內首顆、國際第三顆降水測量氣象衛星,它將進一步發揮低軌氣象衛星完備觀測網的整體優勢,在氣象災害監測領域向世界貢獻智慧和風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