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 專題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3月14日在立法院會,就美國提出的「台灣學人法案」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遭陳建仁直指是「疑美論」。 另因高金素梅的質詢簡報出現「簡體字」,被民進黨抨擊「是中共給的稿子嗎?」
那我請教教文字的補習班教師來解釋,簡體簡化兩者區別,希望政黨隨意發言批評的,讀點書再來討論簡體字。 體或是化,只有一字之差,正本清源,了解簡化字與簡體字的混淆 「簡化字」,顧名思義,則是人工修改、刪替、大動干戈後的字,這個概念的產生與近代「漢字改革」思潮有關。不妨參考這個網頁,說得非常詳細:https://byvoid.com/zht/blog/chinese-character-definition/
新文化運動前後,有人認爲漢字書寫繁難,亟需對漢字簡化,簡化後造出來的一批字,就是「簡化字」。1964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了《簡化字總表》,簡化字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開來。 1977年,中央又發佈《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1986年被廢除,史稱「二簡字」。慢慢「簡化字」這一概念就被固定下來,專指中國大陸推行的簡化字。這些2000多字是常用的,簡化到無法或是不易辨識,才會造成兩岸的台灣以及港澳也不易接受的「政府公布用字」。
「簡體字」不等於「簡化字」,前者強調異體,後者強調簡化。簡化字的英文翻譯是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Simplified源自動詞simplify(簡化),而簡體字沒有正式翻譯,有的譯作simpler variants of chinese characters(較簡單的漢字變體)。 簡體字和簡化字兩個概念混淆的始作俑者是「簡體中文」這個詞語的出現。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與外界交往開始頻繁,許多文化跨國公司開始走向中國大陸,其產品原爲「中文版」,現在需要區分簡繁了,因此面向大陸的叫做「簡體中文版」,面向港澳臺的叫做「繁體中文版」。 但是這裏的「簡體中文」指的是「簡化字」,而不是抽象的「簡體字」。於是慢慢「簡體字」的概念就被「簡體中文」混淆了。
由於「簡體字」和「繁體字」存在對立關係,繁體字也就慢慢變成專指港澳臺用字了。事實上港澳臺用字也不盡相同,如「裏」、「裡」等等,因此又有了港澳繁體、臺灣繁體等稱呼。 「繁體字」之名,貌似暗含了繁難、複雜、冗餘等負面意義,一貫以中華正統自居的臺灣當局和知識界難以接受此名。
馬英九是第一個坐不住了的人,2005年,臺北市馬市長英九到微軟公司發表了正體字演講,表達了對「繁體字」一名的不滿,要求微軟使用「正體字」。此舉滿足了臺灣知識界和民眾的虛榮心,爲馬英九日後當選總統鋪平了道路。
此後不僅微軟,臺灣各界,乃至港澳、大陸、全球都開始稱臺灣繁體爲「正體字」。中國大陸另一些人則極力反對這一名稱,認爲這一名稱有侮辱簡化字是相對於正體的俗體、訛體、邪體之嫌,因此改稱簡化字爲「規範漢字」。
於是,開始上演了一場「規範漢字」對「正體字」的大戰。 無論此舉如何,都對正體字的概念產生了混淆。 正體字本是相對於異體字的概念。眾所周知,漢字創造年代久遠,且絕非一人、一時創造。故表達同一個意思,可能有多種寫法,這就是異體字。
由於古代條件有限,人們在傳抄時有可能把筆劃抄錯,就產生了訛字(區別于通假字,通假字是同音假借),例如「繫」在傳抄的時候,左上角寫成了「車」,就產生了訛字「繋」。有些字形體複雜,民間對其進行了隨意的簡化或再造,這就是俗體字,例如「華」字書寫較難,民間按照形聲字的方法造了「花」字,後世通行。
由此可見,漢字可能會一字多體,在多體中選擇一體爲「正體」,那麼其他的字就都是異體。但這一體是如何選定的呢?歷來標準不一,有人認爲應選最通行者,有人認爲應選最合字源者,有人認爲應選最簡者。因此,標準不同,正體也就不同。 臺灣當局把臺灣審定的國字稱爲「正體」,或大陸制定的「規範漢字」,顯然都是太過武斷了,其根源還在於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以後可能就會有人批評這種爭論無謂或是無聊。 有人認為,現今「臺灣正體」中有不少俗字或是異體字,如「為」、「裡」、「直」、「台」等字,大陸就更不必說。相較之下,日韓繁體字(非日本新字型)則保留了更合乎字源的漢字,如「爲」、「裏」、「直」、「臺」。
中日韓漢字統一,只有統一到最合字源的正體才有可能。臺灣的臺就是止+高+土,合併成臺,足登上高出地平面的地方,所以月臺,司令臺,舞臺就完全可以理解。台,口中徐徐吐氣,加心就是怡,加食就是飴,麥芽糖。
那個批評高金素梅的民進黨朋友,你愛臺灣就不要貪圖方便快速,把臺灣寫台灣。這就是正名,就是要找資料,多讀書,再來批評高金立委!自己打臉,只會留下歷史笑話。
圖/部分簡體字由書法產生,唐代就有,二簡化字才是「天書」看不懂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yao2b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