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麗說
為人父母,我們不斷在學習,如何去愛的更好。
孩子成年後,我慢慢懂了:
「育兒,是一場有關愛的修行。
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而所有的愛,其實都在修一個「剛剛好」的距離。
也就是愛的「恰到好處」,才能讓去愛與被愛的人感到圓滿。
親情,更是如此,不是愛的越濃越深就越好,而要是恰恰好。
但,什麼是剛剛好的距離?相依而不束縛,親密而不粘膩…
什麼又是恰如其分的愛?
不多不少、勿庸增減。
我仍在進退練習中。
它很難,難在自己的恰到好處,有時可能是讓對方為難的過猶不及,甚至是適可而止。
每個父母都傾全力將愛灌注給自己的兒女,來護衛與成全孩子們,但不是每個兒女都能欣然領受一份沒有距離,一路緊密追隨,讓自己幾乎淹沒的愛。
所以為人父母最常的委曲就是,兒女不見得理解他們與妳一夕分離留下的錯愕與情緒,可能也並不感激妳藕斷絲連種種親膩的一廂情願。
無我和忘我的愛,對任何人都太過沈重。而所有的心甘情願背後其實都有一個不對等的前提或暗示:你們之間並不平等。
為母之路,自己從沒停止過愛的修行。
練習如何讓自己豐沛深刻的愛,溫暖而不炙熱。輕淡,而不薄淺。
學習不去耽溺於追億自己曾獨享的,孩子給予的親密寵信,戒斷對孩子有所眷戀的那個癮。
父母的愛貴在無私與智慧的心,懂得進退合宜的恰到好處。
或許面對不斷長大的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視分離。
不把自己的失落與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並隨時調整腳步。練習放手信任與尊重,應對他們的成長。
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無疑更是一段需要父母潛心修行的路!
孩子越來越大,我越能深刻領悟:
將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與孩子切分的越清楚,就越能掌握親子間最安適合宜舒心的距離,給出一份恰如其份的愛。
簡單地說,就是訓練自己更加獨立,不只是行為層面,獨立生存的能力,更是精神、情感上的自主與自由。
如此,自然能找出與孩子間「剛剛好」的距離。
愛,無非就是掌握徹徹底底不去僭越的得體。
一個獨立的母親不會讓孩子牽掛分心,也不會干預打擾孩子的生活。
這個獨立,是在孩子長大離去的歲月裡,用自己的節奏步伐、從容地走出自己的姿態與優雅…
放下對孩子的牽牽掛掛與依依戀戀,只要感謝他們曾給予的甜蜜歡樂溫暖與體貼,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