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高雄
高雄市前鎮區凱旋路與凱得街口的「違建小區」全部拆除後,住戶遷走,原本掛在路邊一棵木麻黃樹頭上的「共用老郵筒」也不見了,爽了郵差免除近半世紀的郵件投遞之苦。
這「小區」原有土地上,約有廿戶的「違建戶」,住家、工場、汽車修理廠及打鐵店都有。內廓都是彎曲小窄巷,因是違建,沒辦法申請門牌,所以,全部共同使用一個早期合法申請的「凱得街92號」這個門牌。
40多年來,這裡的住戶共同使用這個門牌,這算小奇觀,最特別的是住戶共同使用一個「私造」的郵筒,而且就釘掛在路邊的一棵老木麻黃的樹腰上,這樣的郵筒,在全台可能僅此一座,也是郵政史上非官版的一頁,連郵務單位都說「確實是很特殊的郵戶」。
這個郵筒,不像一般郵局設的郵筒,它不能「投寄」郵件,只能「收取」郵件。數十年來,郵差把所有寄到「這一戶」的郵件,全部都往這個郵筒的肚裡塞。因為「區內」的住戶都沒有門牌,那戶是誰,郵差先生也是「莫宰羊」。
負責投遞前鎮區的郵差最怕被分配到這一小區,因為,經常為了投遞一封信而問半天,九十二號的黃姓住戶也常被問到不得安寧,於是動腦筋請了鐵工打造一個「私造」的收件郵筒,方便了郵差,把所有的信件往筒內塞。
如此一來,住戶們就不怕收不到親朋好友或客戶寄來的信件或公部門寄來的各項通知單等公務信件了。
這裡的住戶,都得三兩天就到郵筒裡「挖」出筒內的信件,翻找有沒自己的信件,找到了就拿走,沒找到就把郵件再塞回筒內。有時,常有數位民眾排隊等著找信件。有些找到熟識的鄰居的信件,也會順便帶回或過去通知鄰居「郵筒有你們的信件」。
「出去路邊郵筒找看有沒有信件」,成為區內小孩放學後的另一項「作業」,有些小朋友分享這項「功課」給同學聽,還被同學取笑「那有可能,這裡是高雄市耶,聽你在放屁」。
普通信件好處理,掛號郵件就苦了郵差及九十二號的黃姓老夫妻,得請他們代收。所以,送掛號郵件的郵差,「三米攏嘸驚」,就怕這對黃老夫婦外出不在家。
有些信件不能代收的,老夫婦就扮起郵差的「特助」,帶著郵差進入「小區」內挨家挨戶找。送瓦斯的新手,也經常上門求助,搞得老夫婦「雞犬不寧」。
好在這對老夫婦助人為樂,敦親睦鄰,負責投遞這「小區」的郵差們,嘴巴也甜,平時都有在做公關,彼此維持著良好的互動。
老郵筒約五十公分四方,比家用號的信箱還大,漆成紅色,上面用白色油漆寫著「凱得街九十二號」。但用久了,「落漆及褪色」,幾年就得重新「粉刷」一次。
這個郵筒沒有上鎖,方便住戶開啟找信件。那個年代,民風純樸,也不怕筒內的郵件遭人盜取,少有聽聞郵件遺失。
小區內的尋常住戶,信件少,但店家就怕有關生意的信件沒能及時收到而誤了生意,所以,都會盡量事先叮嚀對方「信封上加註店名」,方便郵差依店名投遞。
曾經有些住戶因此而延誤稅款或罰款的繳納通知單而被加計滯納金。他們據此提出申訴,有的被駁回「依法無據,申訴無理」,有的獲得「經查屬實,情有可原」而寬待。
這個「小區」的住戶,因地主另有開發計劃而自數年前陸續索回,如今地上物己經全部淨空,原住戶也都鳥獸散,四週圍起柵網,郵筒用不上了,也遭人取走留作紀念。老樹幹少了一份特殊的風情,郵差也解除了數十年來的心腹大患。這段特殊的郵務史,也就此成為絕響,「大家一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