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張沛心/台南鹽水
台灣唯一一條最具「詩情」的道路「台灣詩路」,歷經廿三年的風華後,如今己經明顯「褪色」。有識之士舊地重遊,不勝戚戚,紛紛建議中央及地方文化單位應該趕快「老路再造」,想辦法活化,讓這條「老路」再成台灣「新詩路」,別讓它孤單走入南瀛文史的洪流。
「台灣詩路」位於台南市鹽水區田寮里,是僻靜小農村中的一段「人工創意小徑」。它是在西元2000年千禧年打造完成,一度成為田寮小農村的風光無比、遊客如織的迎賓大道。
這條台灣詩路,第一期長約二百多公尺,收集了76位台灣詩人創作的99首台灣詩,後來陸續增加到110首。台灣詩路打開知名度後,又再闢建第二期的詩路,再收藏96首的台語詩作。
可以說,台灣三百多年來的台語詩人之成名作品,盡在其中。蔡英文貴為總統,任內還曾經到這條詩路上跟著詩人們一起吟唱詩作,可見這條詩路曾經的風華。
在這條詩路中,只要遊客放慢腳步,用心賞詩,老一輩耳熟能詳的台語詩歌,例如周添旺的雨夜花、陳達儒的白牡丹、鹽水在地的「才女」黃金川的詩作、知名詩人賴和及吳晟的詩作,都在路中可見。
黃金川是鹽水望族黃朝琴 (曾任台北市長、台灣省議會議長)之妹,嫁給高雄市望族「陳家」陳中和次子陳啟清。她早年曾留學日本,醉心台灣文學,台南鹽水的月津文史與台南的南瀛文化,她都扮演重要的推手。所以,老鹽水人到台灣詩路,看到「黃金川」之詩作「鯤鯓漁火」都特別有感。也可從此連結到早期台灣社會望族聯姻最講究的「門當戶對」。
台灣詩路兩側,種滿木棉,每年的三月是鮮花盛開的時節,遊客如織,木棉花至今還是很美,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到台南賞木棉,景點己經東移到白河的林初埤木棉花道。因為林初埤的木棉花道,更長更壯觀。
台灣詩路風華漸褪後,如今遊客漸少,除了木棉花季及詩歌吟唱活動時,遊客較多外,平常即便是假日,遊客也都稀稀落落,人少雖然讓人更悠閒,但卻也讓人倍感冷清。
旅外的鹽水遊子陳進六指出,廿幾年來,他每年春節都一定會到台灣詩路「走春」,「以前是人擠人,現在是小貓兩三隻」,一年接一年,愈走愈戚戚。他非常不捨這麼「詩情畫意」的台灣文學之道從此沒落。
他說,台南的「南瀛文風」及鹽水的「月津文史」,在台灣文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因為如此,當年才會在這裡闢建這條「台灣詩路」,現在沒理由任這條「詩路」步入文史的洪流。
當初領銜籌建這條詩路的林姓在地人,如今還是醉心於台灣文學的生根與推廣,但礙於經費及人力,只能與家人「惦惦苦苦的經營」,當做是自己的居家,「有遊客就歡迎,沒遊客就當舒筋活骨整理田園」。
他表示,台灣社會就是這樣,有人念舊,有人喜新,念舊的人愈來愈少,喜新的世代愈來愈多,「老景點逐漸沒落與凋零,勢所難免」。所以,他和家人都很「就範」,經營維護一天是一天。
旅外的田寮子弟林盈全說,台灣詩路陪著他長大,風情依舊,就是少了遊客。他認為現今的社會,講究包裝與行銷,地方文化單位不該任台灣詩路「自生自滅」,終日忙於政治,文化是必須長期深耕的,向下札根才有向上開花的一天,公部門必須站出來搶救台灣詩路了。
他表示,靠林家一家人,人力與物力都承擔不了,公部門資源大,必須回頭重視這一塊台灣文學,否則,南瀛文化及月津文史,最終只是浪得虛名,走入歷史的洪流。
他說,光靠一年一度的吟詩音樂活動及花季是救不了台灣詩路的,公部門應加強包裝行銷,很多地方活動,例如早前的「一鄉一特色」等,也可以移師到台灣詩路來舉辦,如此才能召喚更多的遊客及愛好台灣文學的民眾重返台灣詩路,再造昔日的風華。他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各界多幫忙」。
張姓鹽水人指出,鹽水烽炮名聞海內外,台灣詩路距離鹽水只有十分鐘的車程,政府不該任它黯然失色。公部門在行銷鹽水烽砲與月津港燈會時,「應將台灣詩路包裝進去」,讓觀光客轉往台灣詩路走一趟更知性的遊途。如此,農村社區總體營造的成果才能發光發熱,台灣詩路才能永續成為風華絕代的一條路。
他說,遊客到鹽水,造訪月津港、八角樓、橋南老街、吃意麵、給足賞烽炮、看燈會後,如果沒順便去台灣詩路走走,那就無法完成「知性之旅」的拼圖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