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沈旭凱整理報導】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稱「拜天公」,佛教名為「供佛齋天」,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請客」。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過,一般民間「拜天公」只請一人吃飯,「供佛」就是供養三寶,「齋天」就是請天人吃飯,有天神、天將的代表24位,以及金剛力士、八部天龍等諸天的使者。
佛教的24諸天護法,各個大有來頭,有顏有才,故事精采。去寺院拜佛,也應禮敬他們,只要真誠學佛,必能獲得諸天護持喔!
現在就來認識24諸天吧!
1.大梵尊天
梵天,意譯為離欲或清靜,他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宇宙的創造者,與毗溼奴、溼婆合為印度教3大主神,後來成為佛教護法神。 在佛教典籍裡,梵天被視為「橫則統小千世界,豎則總上冠下」的「三界主」,作為護持佛法與鎮國利民的重要天神之一,在造像中常與帝釋天一起出現。

2.大帝釋尊天 (玉皇大帝)
帝釋梵名釋迦提桓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他原來是古印度《梨俱吠陀》中的主神,後來成為佛教護法神。 帝釋天被視為統領三十三天的忉利天之主,又稱忉利天王,亦稱天帝釋、帝釋天、釋提桓因,也是我們尊稱的玉皇大帝。
他屬於欲界忉利天的天主,常聽聞佛陀說法,是佛教的大護法。又因諸天秉持法王囑累,巡行人間,以慈心輔翼有德,獎善罰惡;因此,在寺院道場中也會舉辦「供佛齋天」的佛事,誦經禮懺,施設淨食,以供養十方三寶、護世諸天及其隨從。

3.東方持國尊天
持國天梵名提頭賴吒,「持國」意為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此天負責守護須彌山東面的東勝神洲,其形象本來為持刀武將,但他又是以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的司樂神,所以唐代以後變成手捧琵琶的形象。

4.西方廣目尊天
廣目天梵名毗留博叉,「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此天職責為守護須彌山西面的西牛賀洲。

5.南方增長尊天
增長天梵名毗留勒叉,「增長」意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此天職責為守護須彌山南面的南瞻部洲。

6.北方多聞尊天
多聞天梵名毗沙門,守護須彌山北面的北俱盧洲,在印度神話中又是施福護財的善神,在唐代則被視為護國天神而受到廣泛崇拜。

7.金剛密跡尊天
密跡金剛又稱金剛力士、金剛手,因此神手中執金剛寶杵為武器而得名。《大日經疏》記載:「西方以夜叉為祕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跡。 若淺略明義,祕密主,即夜叉王也,執金剛杵,常侍衛」,因此他又被稱為金剛手祕密主、密跡金剛、夜叉王等。密跡金剛原本是印度毗紐天的侍從,後為佛教重要的護法神。

8.摩醯首羅尊天
摩醯首羅,譯為大自在天,又稱伊舍那天。大自在天是溼婆神的異名,在印度教中溼婆是毀滅之神以及苦行與舞蹈之神,被視為印度教的第一主神。他在佛教中被尊為「三界尊極之主」,住於色界之頂,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因在三千界中得大自在,故又稱「大自在天」。

9.散脂大將尊天
散脂大將梵名散脂修摩、散脂迦。他是北方毗沙門天王屬下的藥叉大將,在佛教傳說中,散脂大將在4大天王統領的28部藥叉大將中地位最高,為「28部眾之司總」,於十方世界覆護一切眾生,為除衰惱患厄之事。

10.大辯才尊天
大辯才天又名大辯才功德天、辯才天女、妙音天等。 他原為古印度沙拉斯瓦地河的河神,被尊為掌管語言藝術和音樂的天神,後來成為佛教護法神。他具有法、詞、義、樂四種無礙辯才,通曉世間語言及技藝,所以被稱為辯才天或大辯才天智慧主。

11.大功德尊天
吉祥功德天梵名室利摩訶提毗耶,意為功德和吉祥。他在古印度神話中是毗溼奴的配偶,在佛教中則成為鬼子母天的女兒及護法天神,「能令眾生成就眾福,護持一切令足所須,亦與大辯四王等擁護四方,令無災禍」。

12.大德韋陀尊天
韋陀意為智論,他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戰神,後成為佛教護法神。韋陀天不屬於密宗諸天之列,為天台宗金光明道場所奉諸天之一。佛教中另有一位護法神韋天將軍,據唐朝道宣記載,「天神姓韋諱琨,南方天王八將之一臣也」,自唐代開始成為寺院的主要守護神,後世逐漸將印度的韋陀天與道宣夢感的韋將軍合為一體,形成漢地寺院常見的韋陀菩薩。

13.堅牢地神尊天
又稱地天或地神,「字曰堅牢,能持大地令不傾毀,故言堅牢,此是女神也」。地天原為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大地女神,職責為保護土地及地上生物。在佛教中,她曾為釋迦牟尼成道作證明,並且在佛陀說法時,常作宿衛,隱蔽其身,於法座下,頂戴其足,因此成為佛教重要護法神。

14.菩提樹神尊天
菩提樹神是守護菩提樹的女天神,由此神守護如來成道之處的菩提樹,故以立其名。菩提譯為道,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歷經7天7夜覺悟成佛,故而此樹被稱為菩提樹。他在《金光明經》中又被稱為道場菩提樹神。

15.鬼子聖母尊天
鬼子母天又叫訶利帝母、訶利帝喃鬼子母或歡喜母,愛子母,在佛教傳說中,鬼子母本來是王舍城中專食人類子女的羅剎鬼母,因生有500鬼子,因此稱為鬼子母。 她後來受佛陀感化皈依佛教,並成為佛教護法神。

16.大摩尼支尊天
意為「陽焰」或「威光」,因為「此天不可見,不可捉,火不能燒,水不能漂,如陽炎故也」。他原本是古印度的光明女神,後來成為佛教中息災增益的大天神。

17.日宮太陽尊天
日天梵名阿爾底耶,又稱須梨耶,譯為日天子、日宮天子,又名寶光天子、寶意天子。他原本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太陽神蘇利耶,後來成為佛教護法神,並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

18.月宮太陰尊天
月天梵名蘇摩,意為光或月,月天又稱月宮天子、大白光神、月曜等,住於月宮中。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月神,後來成為佛教護法神之一。 在唐代密宗將月天視為太子,日天視為帝王。中國寺廟中的月天多為帝王形象,明朝以後則多以女性后妃形象與日天對應出現。

19.娑竭羅王尊天
娑竭龍王梵名婆伽羅或娑薛羅,意為鹹海,即大鹹海中的龍王。他是蛇龍之主,古印度傳說中的八大龍王之一,後成為佛教護法神。娑竭龍王的職責為守護天宮、興雲致雨、役使蛇龍決江開瀆以及保護國土和百姓。

20.閰摩羅王尊天
閻摩羅王又名焰摩法王、焰魔天,即民間說所的地獄之主閻羅王。 閻摩(閻魔羅、夜魔盧迦)意為「遮止」(令人不再造惡)、「靜息」(罪人知己罪而息諍)等。 焰魔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冥界鬼王,後為佛教護法神,「總治一百四十地獄」。

21.緊那羅王尊天
緊那羅是「天龍八部」之一,其頭上有角,故又名人非人。他為帝釋天部下,負責演奏音樂,故為音樂神。這類神有男有女,男性為馬首人身,女性則端莊美麗;男性善於演奏,女性善於歌唱。

22.星宮月府尊天
星宮月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紫微大帝。 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帝王星,居於天上的紫微宮中。 明代宮廷專門敕建了紫微殿,設像祭告。 紫微大帝常與玉皇大帝合供一殿,形象大多是頭戴冕旒,身著朝服,為人間帝王形象。

23.訶利帝喃尊天
訶利帝喃也稱東嶽大帝,原先也是中國古代民間信仰的泰山神。歷代帝王對東嶽大帝多有褒封,民間信奉也十分普遍。

24.雷神大將尊天
雷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司雷之神。 《山海經·&海內東經》載:「雷澤中有雷神,龍頭人身,鼓其腹。 」《太平廣記》引《神仙感通記傳》說,雷公有兄弟5人,即天雷、地雷、水雷、社雷(又稱妖雷)、神雷,是為5雷神。

●齋天可得十種利益
星雲大師曾指出,齋天可得十種利益:
1. 可得五官端正,消災遇吉祥;
2. 可得身體氣血通暢,嗓音柔軟妙好;
3. 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4. 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5. 得龍天護法智慧弘開,學業有成;
6. 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7. 心身自在,善財廣進善寶集聚;
8. 可獲圓滿相貌,得家庭幸福安樂;
9. 可得身體健康,遠離病痛苦惱;
10. 可獲國泰民安,大眾安居樂業。
原文多圖連結&rarr&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28199
圖文來源/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