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以「大旗美地區社區健康守護者」期許,全力配合營造社區健康照護的旗山區「溪洲醫院」,為追求安全醫療服務,甫引進最新的「喉嚨吞嚥攝影」(VFSS)技術,經由該儀器檢查,對有吞嚥障礙的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
旗山「溪洲醫院」院長洪國瑋表示,「吞嚥障礙」對於病患而言,飲食不便、營養不良,極有可能造成失能,而不同疾病帶來的吞嚥障礙程度不一,都可藉由「吞嚥攝影」檢查,安排吞嚥治療或語言治療,使病患能夠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減緩失能,甚至生活上減少依賴他人照顧的可能性!
洪國瑋院長表示,人們在口腔裡靠牙齒與舌頭把食物磨碎,透過舌頭往咽喉推送食團,啟動吞嚥功能讓食團順利地往食道傳送到達胃。連串的複雜神經肌肉運作,如果產生障礙,最直接就是造成嗆食。被自己口水或喝飲料嗆到,可能會咳得很嚴重甚至喘不過氣?這是因為水或食物進入氣管所產生的保護作用,以避免直接進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有些人卻因為疾病等因素喪失了這層自我保護能力。
洪院長指出,腦中風病人有六成機率會影響到吞嚥功能,初期可能暫時靠鼻胃管灌食以確保營養足夠並避免嗆食。但隨著病情逐漸穩定,該如何評估轉換成由口進食的時機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吞嚥攝影」,既精確又可決定食物的質地。保護好呼吸道、維持足夠營養、持續吞嚥治療與復健治療,可以大大增加復原機會。
另以頭頸部癌症為例,經過治療後病情穩定,卻可能留下發音、吞嚥困難後遺症。最好在治療時開始定期追蹤病人並安排吞嚥攝影檢查,一旦發現功能性損害便為病人安排語言復健與吞嚥治療,依照病人營養需求及由口進食的困難度提供質地建議,務使維持病患生活品質、儲備足夠體力,來面對艱困的治療過程。
洪院長強調,老年性吞嚥障礙可能造成衰弱、行動困難與失能,卻難以早期偵測,因為保護性的嗆食咳嗽反射也失去了,稱為「靜默性吸入」(Silent aspiration)。如果家人有食慾不好、體力喪失、體重減輕、咳嗽痰多等現象,如果檢查吞嚥功能,也許可以延緩失能的速度,減少依賴他人照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