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古動物館兔年話兔—兔年特展開幕,其中最亮眼的要數安徽模鼠兔的上頜骨化石標本和復原像,它們描繪了兔子祖先的形象。
兔子如何起源、如何演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蒨指出,上世紀70年代,古哺乳動物學家李傳夔的團隊在安徽潛山盆地距今約6200萬年前的古新世地層中發現一類非常特殊的化石。研究表明,這塊化石和今天人們所見的兔子在門齒數量和結構上都非常相近,結合其他一些解剖學特徵,李傳夔確定它就是兔類的祖先,並將其命名為安徽模鼠兔。這塊化石的發現讓兔起源研究找到可靠的化石證據,也讓大家了解到距今約6200萬年前兔祖先的模樣。
中國文物報社副研究館員耿坤說,兔在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中常伴有福壽綿長之意。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古人就用兔形玉器祈求多子多孫。兔也有聰慧溫順的一面,唐代文學家蔣防白兔賦贊其皎如霜輝,溫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懷仁。兔所代表的機智敏捷、純潔善良、平靜美好等寓意,已深深融入中華文化之中。
圖:鼠兔屬,化石時期中新世至現代。維基百科,由 Justin Johnsen (Justin.Johnsen) – Detail of own work posted to Flickr as Pika sentry,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