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綜合報導
農委會今(30日)宣布,台灣從95年起就再也沒有豬瘟確診病例,因此自明(112)年元旦起,分階段「拔針」,停針1年後,就會於2024年6月後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豬瘟非疫區的申請,屆時,台灣有望成為亞洲唯一「傳統豬瘟非疫區」;除了可有效減少豬隻飼養成本,更可提升國際競爭力。
圖片來源:翻攝農委會直播畫面
我國雖然已完成口蹄疫拔針,但礙於傳統豬瘟仍未拔針,因此生鮮豬肉無法外銷至日本等其他國家;現在時機成熟,農委會宣布自112年元旦起至6月30日止,台灣各地肉豬將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並預計明年7月起,包括種豬也停止施打,預計最快後年6月起就可提出「豬瘟非疫區」,代表台灣豬肉外銷的最後一道門檻終將破除。
圖片來源:翻攝農委會直播畫面
《完整規劃期程如以下3階段》
第一階段:從110年到111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風險監控及產業溝通。
第二階段:從112年到113年6月,持續疫情風險監控,並逐步進入停止豬瘟疫苗注射評估階段。
第三階段:從113年6月起:將適時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豬瘟非疫區」申請。若實況如規劃進行,台灣屆時可望成為豬瘟非疫區。
防檢局局長杜文珍指出,台灣自日據時代便有豬瘟病例紀錄,民國37年豬瘟發生率高達81.3%,民國47年開發乾燥兔化豬瘟疫苗(LPC株),供為全面實施豬瘟預防注射,得以有效控制豬瘟,至54年豬瘟發生率降至0.02%以下,本土從95年至今,都無豬瘟確診案例。
圖片來源:翻攝農委會直播畫面
傳統豬瘟順利拔針的話,代表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全球少數的非洲豬瘟、口蹄疫、傳統豬瘟的非疫區,拔針後可充分彰顯台灣豬肉的競爭力。中華民國養豬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黃森田則表示「這是多年來沒有任何人、也沒人想到有辦法做到的,農委會居然做到了,拔針後國際對台灣的觀感無價。」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也提醒,因為我國豬肉自給率不到9成,其他還要靠進口來補,且新設畜牧場或增加在養頭數困難度極高,因此是「有機會外銷,並非一定要外銷」。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呼籲,請豬農切勿私下囤積疫苗或對肉豬注射豬瘟疫苗,若有違規者可開罰3至15萬元,同時也要加強場內生物安全工作,若各項監測數據未發現豬瘟野外病毒活動跡象,將於112年7月1日起,進入豬隻全面停打豬瘟疫苗階段,達成撲滅豬瘟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