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為促進國人對食農教育之重視及落實食農教育終身觀念,透過全民力量共同支持在地經濟及農業發展、提高糧食自給率、穩定供應安全糧食並減少糧食浪費,番路鄉農響應農委會政策,推動食農教育,辦理「青銀共學-如蕉柿戚、柿不分梨」在地農業產銷食農教育系列活動,帶領國立嘉義大學四健會社團及嘉義縣立民和國中辦理在12月16-23日連續兩週於番路鄉農會綠色照顧站及國立嘉義大學辦理食農推廣活動,番路鄉農會與嘉大特別設計一系列食農課程及講座,集結在地青農與農村長者的農業智慧,加入國立嘉義大學四健會大學生的創意巧思及實作熱情,向下紮根。藉由在農事和飲食製作上親手勞動的學習,認識以友善的農耕方式和最少化學添加物的在地食材料理,透過辦理食農教育保存在地農食文化並追求人與環境都健康的宗旨。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表示,番路鄉不僅是柿子重要產地,近年香蕉的栽培面積也逐年擴增,加上全台鳳梨出口受到阻礙,掀起國人吃鳳梨調節產量的愛台熱情,111年更是食農教育法上路的首年,「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番路鄉農會每年10月透過辦理柿子節,活動內容均規劃多元以在地農產品開發之特色創意料理供參加民眾試吃品嚐,除了可帶動消費大眾對在地農業有更深度的了解,且能從中產生記憶與情感的連結。
冬季年末希望藉由辦理這二場「食農教育」深耕在地課程,激發青年的創意、發揮在地老農的智慧,讓國產水果的美、風味與創新讓更多人看見,此次系列活動將柿子與國產(香蕉、鳳梨),藉由鄉鎮踏查~從了解鳳梨農場到農會柿子SPA工坊的歷史緣由,帶領國立嘉義大學四健會學生社團及番路鄉民和國中參訪在地農場學理模式及在地小農店家行銷經營方法,並藉由實際體驗國產鳳梨、香蕉之採後處理加工技術,發揮對國產農產品開發巧思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說明此次系列活動以鳳梨、香蕉為主題,佐以番路鄉特有作物(柿子)研製為各項美食點心~「如蕉似戚-香蕉戚風奶凍蛋糕捲、香蕉紅豆湯圓、香蕉香烤披薩」 「好柿旺旺來-柿子鳳梨中式小月餅、鳳梨醬、鳳梨優格…」為本活動實作體驗,且將製作的成品與鄉內獨居年長者、高齡長輩分享!
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不少溫暖與驚喜!
國立嘉義大學四健會社長吳泓陞表示,十分感謝番路鄉農會號召國立嘉義大學四健會規劃設計一連串「青銀共學、偏鄉送暖」的國產水果創意食農教育課程,從今年九月起學校很多社員因為番路鄉農會的帶領,「從做中學,並從學中做」逐漸認同台灣農業的發展,四健會員人數遽增,願意投入農業推廣的社員人數大幅上升,這個次設計的課程,也讓四健會員們跟著番路鄉內的青農學習農業實務管理與技術,並與富有經驗的農業長者、家政媽媽、共同合作製作年節創意產品開發,並讓四健會成員以志願服務的方式,與在地長者分享創意產品成果,還有前往民和國中擔任「蔬果推廣大使」,分享四健會的精神-向下紮根推廣國產優良農產品,讓會員們都找有滿滿的收穫與成就感,更從中看見台灣農產業的新價值。
民和國中四健會員呂庭郁表示:在年底寒冬看見大哥哥大姐姐來到課堂上分享四健課程「果然很暖心」覺得很有意義,且因參與此次體驗課程,透過活動分組與農村長輩一起學習、交流,在與長輩短暫共學過程中,也學習到很多原本陌生的農業知識與有趣的生活體驗!未來也想持續參與番路鄉農會辦理的四健作業組活動,繼續學習農業推廣與食農體驗相關新知與技能,並期許能協助開發新的在地農業探索課程,期望有機會也能成為一位能夠手心向下的草根農業推廣大使。參與這2場活動最大的收獲就是更了解如何選擇對身體健康有益的食材,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透過農會規畫的這些實作與勞動體驗,學會了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心存與感恩與敬重的心,愛台灣~就是要用行動力支持我們自己的國產農產品。
圖: 番路鄉農辦理「青銀共學-如蕉柿戚、柿不分梨」在地農業產銷食農教育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