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不管是因為房價越來越高,或是為了更便利的生活環境,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住在社區大樓而非透天厝,不過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一旦必須和其他住戶有所來往,問題勢必也會出現。
一名網友在PTT版上發文感嘆「大樓戶數少真的是硬傷」,表示自己從300多戶的大社區到幾十戶的小社區都住過,發現戶數少的社區由於錢的問題需要算得比較精,因此就容易吵架,即使管委會主委很熱心也會很難做人;反觀戶數較多的社區,即使這一屆的管委會做不好,財務管理上有問題,總有機會輪到有能力的管委會,錢的問題也還扛得住,並分享親戚的經驗,因為住戶少,儘管一戶價格高達幾千萬,卻沒人想管社區,裡面住好幾戶是高社經,更是不想管大樓的事情。
不過這個講法卻引來正反兩面相當不同的意見,認同的網友表示同意,心有戚戚焉的提到「戶數越少,越難遇到肯管會管的」、「戶數少,能當的也就是那幾個換來換去,200戶以上差不多可以,低於100的我幾乎都會跳過」、「戶數少的除非房價是相對高的地區,比如雙北精華區,不然都是慘案居多」。
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戶數太對也有相對問題,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這道理不會變」、「戶數太多可能會被黑道壟斷,利益太大」,也有人直言「窮才是毛病好嗎!台北蛋黃30年老大樓大約30戶,一樣換新電梯,地下室車道重漆,24hr保全,一週園藝保養2次」。
戶數過少,當然對於社區的財務狀況就是一個考驗,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就曾提醒,小型社區由於戶數少,一旦需要維修的公設多,管理費平均分擔下來也會比較高,一旦管委會公積金短缺,本來購屋時是一大誘因的公設,反而會淪為荒廢。
至於到底要幾戶才合適呢?專家看法則各有不一,郭紀子認為應該從「總建坪」判斷,一般的優良社區,總建坪5、6千坪,內部戶數以4、50坪為多的社區較為適中,因此推薦的社區型態大約落在100多戶左右;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則從房價面判斷,當社區戶數過多時,容易影響社區房價,因此規模在100戶到250戶是比較剛好的戶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