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蘭芬
這段時間我媽身體有點狀況,搬到弟弟家暫住,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學,我就跑去陪老太太(連電視都不會開是怎樣),下雨不能散步,那逛市場吧,正好過個馬路就是成功市場。
不進去不知道,這成功市場真是寶藏來的,小小一樓生鮮二樓熟食,卻超好買又超好吃。
本來沒把二樓轉角這家「何記港式私房菜」放在眼裡,港式小點我們家附近的「興記」吃到不想吃了,差不多的燒賣餃包粉麵是能變出什麼新花樣來。
但每次經過何記總見它窄窄攤位前大排長龍,衣著光鮮亮麗的大有人在,低聲下氣問,「那我一個小時後來拿可以嗎?」等得心甘情願。
「到底是有多好吃,我們也買買看要不要?」我跟我媽說,我媽欣然同意。
第一次問,所有東西都現做,得等一個小時,我嫌麻煩放棄了。
第二次趕個大早,十點半開門就衝去點,也是要等半小時,買回來一個乾炒牛河,一個牛肉炒麵,我媽先吃河粉,眼睛瞪大說,「嗯,還真的很好吃!」再吃炒麵又說,「哇,炒麵更好吃!」
我非常喜歡港式的炒粉炒麵,從大學時代的鳳城開始一路吃到什麼京星飲茶、兄弟飯店、晶華酒店,連去香港都特地跑一趟蓮香樓,蓮香樓真心美味,可惜今年八月停業了,在澳門也吃了祥記麵館,港式飲茶果然在港澳最道地,鮮味十足鑊氣濃厚。
但沒想到在台北市小小市場的小小攤位上,居然也有如此純正港味,我一吃不得了,接連又去買了幾次,每次都大聲讚美正在與熱鍋奮鬥的老板,「老板,你做的每樣東西都超級好吃!」
老板笑得好開心,「有這麼誇張嗎?還超級啊!」
今天特別晚一點去,老板跟店員小菁(老板娘的妹妹)稍微有空一些,多聊了幾句,天吶老板還真的是正港大廚。
他叫何應金,1957年出生在九龍深水埗,「家裡窮啊,窮到沒錢可以讀書。」他用香港國語笑嘻嘻地說。
15歲開始去餐廳廚房當學徒,「以前誰都不會教你的,只能用眼睛看,用心去體會。」
深具天份又肯努力的他,11年後終於熬成香港「食為先」大廚,1987年被派到台灣擔任「新同樂」總廚師,並在那裡認識後來的老婆,2000年他決定遠赴北京,在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擔任行政主廚,之後也應邀去過徐州、上海等地星級飯店工作。
「老板,當時都結婚了,怎麼還跑那麼遠?」我問。
何老板一面甩鍋一面回答,「錢都輸光光了,跑遠一點賺比較多嘛。」
小菁跟我解釋了當時的背景,「我姐夫喜歡打牌,以前我工作的餐廳也是這樣,給香港員工發薪水是一個月的錢分兩次發,因為他們生活態度跟台灣人不一樣,台灣人是賺錢、存錢,香港人拿到錢會很快花掉,覺得再賺就有,所以月初發一次、月中發一次,這樣比較能撐到月底。」
老板又很高興地附和,「人活著最重要就是開心過每一天的嘛。」
「老板,你喜歡台灣什麼呀,選擇在這裡定居養老。」我追問。
「東西便宜啊,比香港跟大陸都便宜,住的環境又大又好,當然選台灣啦!」
65歲退休後閒著沒事幹,剛好成功市場改建,位於敦化南路的中繼市場開幕,何老板想一想,不如來弄個小鋪,每天活動活動筋骨,重要的是還可以交朋友聊天,於是開了這間「何記港式私房菜」。
東西都是現炒現做,材料當日買進當日處理,蝦餃、腐皮捲、魚翅餃、魚子燒賣都講究鮮度,正不正宗,咬下去的瞬間馬上知道。
今天我過去時,攤位旁邊還有個新選上的市議員擺桌請員工吃飯,我問老板可不可以讓我拍張照片貼在臉書上,幾個正在等的客人大驚,「妳不要報導他啦,這樣又要等更久了。」
啊,那這樣好了,大家這篇看看就好,不必特地跑去吃蛤。(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