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薇淳/台北報導
台灣人的愛心是遠近馳名的,無論是全台各地發生什麼大小事,或是世界各國有什麼需要,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往往就會湧入大筆愛心捐款,讓有需要的人可以面對難關挺過去。數位金融創業家林若蕎表示,既然台灣人捐款做公益往往不落人後,那為什麼許多公益單位、弱勢團體,都還是會呼籲民眾捐款支持呢?根本原因在於捐款來源有沒有固定、穩定。
林若蕎指出,有愛心的台灣人,大多是聽聞哪邊有需要、哪邊天災人禍了,就給予一次性的捐款幫忙,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任何善意的協助,都非常值得鼓勵,這是能為自己累積福報的好事。不過請試著思考看看,公益組織或弱勢團體要照顧的是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支持是連貫的、是每天都必須做的,是不能中斷的;而且,要營運一個公益性質的組織,本來就非常燒錢。
林若蕎近一步指出,照顧不能斷、資金需求龐大,也因為這樣,才會需要不斷出來呼籲民眾捐款幫忙,如果真的行有餘力,並且有心想要幫忙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那就養成固定捐款的習慣,哪怕只是每個月1、2千元,這種穩定的力量,都會對有需要的人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圖源:林若蕎粉專
林若蕎強調,現在個人每個月固定會捐款的就有不少單位,對象包含老人及小孩都有,雖然可能不是一次多大筆的金額進去,但穩定的支持力量,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林若蕎認為,老話一句,想要捐款貢獻愛心的人,在捐出前覺得都應該實際造訪你想捐助的單位一趟,一來了解一下現場實際的狀況,了解真正的需求,二來是確認捐款單位有好好善用每一筆善心款項。如果確認沒問題,單位信念與宗旨都能夠認同,那就養成固定穩定的捐助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