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新華社報導,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亞洲人權論壇:環境、氣候變遷與人權國際研討會26日在北京開幕,來自亞洲20餘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學者以線上方式參加這次論壇。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在開幕致辭表示,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推動人權事業全面發展,體現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政治自覺和歷史主動,發出新時代中共矢志不渝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政治宣言。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蔣建國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亞洲人權交流和合作有優良的傳統和堅實共識基礎,我們要築牢和平穩定根基、促進共同發展,秉持相互尊重原則、推動平等交流,堅持對話合作理念、維護公平正義,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清潔美麗亞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團結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以亞洲智慧促進亞洲人民共同福祉,助推人類人權文明可持續發展。
這次論壇圍繞環境、氣候變遷與人權主題,設置亞洲視野下的人權觀,環境權的基本理論,亞洲各國的環境權保障成就與經驗,氣候變遷下的法律調適、國家與社會行動、權利保障,環境權的國家與國際保障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程序性環境權,性別、平等與氣候變遷,食品、健康與環境,以及青年論壇特別單元等十二個單元。
與會嘉賓們總結十年來亞洲各國環境與人權保護的經驗和成就,探討人權視野下的環境權及其在氣候變遷背景下的實現問題,並分別以氣候變遷與人權保障:中國的努力與貢獻、生態文明新理念、環境權與法典、環境保護權的國際與區域合作機制、亞洲國家人權共識建構的現實機遇等為主題,開展深入交流與探討。
大家表示,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對環境健康和程序性環境權利的重視,公民享有的環境人權得到更好保障。當前,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性議題,要進一步豐富人權法學知識體系、推動環境權理論研究的深入,形成具有亞洲特色和符合亞洲政治和文化背景的環境權理論立場和觀點,為人類有效應對氣候變遷、保護人權貢獻亞洲方案、亞洲智慧。
圖:中國人民大學校徽。維基百科。由 - – 提取自學校官方網頁提供的附件, 合理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792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