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17日發表最新的世界級產業科技研發成果,材料系特聘教授洪飛義研究團隊推出名片型大小的全固態鐵離子電池(固態鐵電池),運用鐵離子氧化還原機制,加上特殊不織布提高電解質穩定度,創造出可循環充放電,體積小、造價便宜,未來在動力載具、儲能工業或軍工產業等的運用值得期待。
累積 10 多年固態電池技術的努力,成大材料系洪飛義教授研究團隊由陳志岳、蕭亦棻、范文晉,黃柏元 4 位研究生合力成功開發固態鐵電池,突破固態電解質降低離子移動的阻礙,善用布料孔洞的過濾特性及包覆穩固的優點,讓氧化鐵的鐵離子既能自由穿隧不織布層而不散逸,並提升電池結構的穩定性,讓固態鐵電池在極端環境的效能表現優於一般固態電池。
洪飛義指出,這次發表的是全世界第一個導入鐵離子進行充放電循環的全固態鐵離子電池,結構組成包含:負極是鐵箔,固態電解質是專利不織布,正極則為石墨碳層。
團隊掌握關鍵技術,其一是控制氧化鐵的鐵離子濃度,提高電容量。目前電容量每克可達 600 毫安培小時,若能串聯 2400 顆,將能成功驅動一台電動車跑500公里。其次,固態電解質本身含有氧化陶瓷顆粒,因材料晶格夠大,所以能夠讓鐵離子在兩個電極之間自由穿隧。
成大材料系團隊攜手台南不織布大廠康那香公司,以專利不織布擴大原子層間距,讓鐵離子可以平順進出,創造出適合充放電的循環路徑。根據實驗,目前固態鐵電池可循環充放電達 300 次以上,未來在動力載具的應用有極大的推廣潛力。
為了保留更多的鐵離子,並突破固態電解質粉末壓碇的實驗室型態,在粉末壓碇後於表面再包覆一層不織布,使得電解質的緻密度高又不易崩塌裂損,透過不織布的包覆處理讓電極表面貼附性更佳。「當鐵離子通過固態電解質後,可大量且安定的吸附在石墨碳層上,讓鐵離子與碳原子具有極佳的鍵結特性,增加長效性與穩定度,促使固態鐵電池結構更為穩定,可耐高低溫及腐蝕環境,在軍工產業中的發射系統或水下載具等極端環境亦有未來發展性。
一般電池一旦生鏽即失去原有效能,本次成大材料系團隊發表的固態鐵電池不怕生鏽,甚至是為了生鏽而生鏽,因為生鏽反而更能提高電量。洪飛義解釋,鐵箔反應後變成氧化鐵,也就是鐵鏽,可以控制鐵離子進行充放電循環。充電時,氧化鐵中的鐵離子可容易穿隧進入固態電解質內,並崁入正極的石墨碳層中;放電時,鐵離子也可以依循原來路徑回到氧化鐵型態。當鐵離子愈多,固態鐵電池的電量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