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 屏東
11月11日,遇上民國111年,1是單一也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一天有人結婚,有人逛街響應購物節,屏東師專66年班舉行同學會,復興國小老校友更是將11月11日秋高氣爽的季節當作多年來持續舉辦的同學會,屬於校友全球歡聚日子。
不過1代表獨居老人,似乎並無不可,要看如何解釋。一位高雄市遷居林邊的工藝設計師,自從隱居在鄉間,獨自生活多年,終於勇敢面對:「到底是終老單身還是緣分來找個老伴?」他沒有手機,拒絕用網路和電腦,新認識一些新朋友就是市內電話,手寫書信連絡。這個哲人工藝師,謙稱過時的工匠,經常山邊海灘徘徊,望海看山只為了散心。工藝家柏亨先生就是自我放逐,樂得獨居。
他寫給友人的信,內容經過雙方主人首肯,引用並將其思想見解透過媒體發表。柏亨就是特立獨行,洒脫自在。手寫信,字工整漂亮,書信內容充滿哲人思維。他算得上是懂得安排,會生活的現代隱士。既然高齡人口甚至老年問題正襲捲而來,嚴苛是考驗整個社會國家,從老人視野探討「高齡人口問題」也是當代顯學。讓我們摘取工藝師給好友書信的若干內容,一窺其內心世界:
不用等到65,我現在就已經像路邊「北杯」孤獨老人,坐以待斃。……享受一個人可以放下又放肆的自得其樂。單身並不可憐!
不知道自己老之將至也不能過好單身型態的生活才是可悲啊!
過著孤單的生活,更要活得熱情,活得光彩,活得令人羨慕又嫉妒。單身真的比平常狀態下更有多采多姿的機會與時候。獨自一個人的好處就是要做什麼只問自己就可以,去做吧!誰管得著?享受這份心安理得的好處。
當身邊有人陪伴,想做什麼都要受到別人的關心,孩子的擔心,將心比心的相較下自己就算能夠放下,還能夠我行我素嗎?其實……我並不要當那獨居的老頭兒,但是又奈何,許多的因緣際會下,我就只能是那個獨居老人!
突然間……我聽見發自內心深處傳來的一絲欣慰又有點不捨的嘆息,所以必須告訴我自己,必須努力學著如何過好孤獨生活。這也是用孤獨來見證自己堅持、重視的某些人生價值。最好的適應方式就是「安於孤獨,享受孤獨」,人生這齣戲,演得再賣力最後也是曲終人散。最終每個人還是要誠實的面對自己。
維持表相的和諧,看似一種甘願,把這齣戲演好演完!
閱讀這些文字,不禁可以連想海畔拾漂流木,山邊撿奇石,純手工創作藝品的他,竟然是在家布置,沒有送藝品商店求售。這是藝術昇華,生活方式丕變的開始,他可以孤獨度日,也不會反對談得來合得來的伴侶,與其牽絆彼此,還不如完全淨空。至於工藝師他如何單身的,並未言明,其實也不必追問啊。
許多人選擇單身,決心離異,不一定是財產紛爭或是外遇破裂,只因為伴侶煩心,或是不想干涉太多,等不到「喪偶才自由」,於是房產現金一分割,搬遷出去,追求個人自我。這一來,子女,名聲,親友全割捨。斷捨離,太難了,享受自由伴隨就是寂寞,孤獨的獨居老人,你要嗎?為何日本獨居老人如此多?社工人員關懷探視,終究「杯水車薪」,一陣熱鬧之後依然是「亙古的寂寞」。
波新聞https://www.bo6s.com.tw/
圖/ 書信主人提供,寄信人同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