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台北報導
無論是創傷後疼痛、癌症引發的疼痛,或是原發性的纖維肌痛症等,對患者來說,除了要承受生理不適,更要承受心理焦慮、憂鬱的煎熬,而這類疼痛,並非單單服用止痛藥就能緩解,不過,隨著醫藥生物技術愈發進步,關於緩解慢性疼痛以及帶來的焦慮、憂鬱有了曙光!
歷時6年研究之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王署君研究團隊今(11/15)於國際科學期刊《數位生命科學》(eLife)發表最新研究:實驗小鼠大腦中特定的神經細胞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研究結果有助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並提供針對疼痛過度敏感反應的可能治療方向,未來有望嘉惠患者。
▲陽明交大與臺北榮總研究團隊合影。(圖/連正章實驗室提供)
連正章指出,全球將近3成人口生活因慢性疼痛而受到影響,以美國為例,全美用於治療慢性疼痛費用高達近6000億美元。他表示,大腦中的「杏仁核」不僅是接收疼痛訊息的區域,同時也是主宰情緒的腦區,因此,研究團隊透過小鼠進行動物實驗,發現杏仁核中央區內的某一特定類型神經細胞「體抑素細胞」(CeA-SST)活性「不正常上升」(或稱為敏感化),導致了小鼠疼痛與負面情緒(焦慮及憂鬱)、社交障礙等行為
小鼠在慢性疼痛狀態下給予臨床上使用的慢性肌痛症藥物或利用化學遺傳方法,抑制體抑素細胞的活性,並用客觀的方法與技術觀察發現,能有效緩解小鼠的疼痛走向慢性化,並改善焦慮、憂鬱等狀態。
研究第一作者林昱伶博士候選人表示,另一有趣的發現是,在慢性疼痛發展的早期,給予藥物或抑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皆可有效阻斷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的發展,此研究釐清了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互相重疊的神經迴路。
連正章提醒,小鼠雖然與人類的大腦結構相似,但神經迴路連結仍存在差異,因此真正的致病機轉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此外,在人類中要成使用化學遺傳學、光遺傳學等先進技術,仍有局限性,亦是臨床研究的另一大問題,因此,目前仍是一大挑戰。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慢性肌肉性疼痛,代表性疾病如纖維肌痛症,很多病人除了疼痛外,也飽受焦慮與憂鬱的苦。本次研究結果可同時解釋症狀與治療,醫界未來在治療相關疾病有全新的方向。他也認為,慢性疼痛是一種廣泛性的疼痛,不一定是發生在特定部位或器官,也會引起焦慮或憂鬱,透過這項研究可以幫助未來在用藥或治療上更多的研發與應用。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世彬提到,期待未來這項研究盡快應用到臨床,但臨床與基礎研究之間仍有許多差異,目前臨床上只能透過病患的「主觀描述」去了解慢性疼痛與疾病的關聯,未來也希望臨床研究建立更多像基礎研究上「客觀描述」的指標。